惟有长身六君子

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éi yǒu cháng shēn liù jūn zǐ,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倦看涩勒暗蛮村,乱棘孤藤束瘴根。
惟有长身六君子,猗猗犹得似淇园。
()
惟有,长身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一幅画作中的枯木、竹子和石头。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倦看涩勒暗蛮村,
乱棘孤藤束瘴根。
惟有长身六君子,
猗猗犹得似淇园。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幅枯木、竹子和石头的画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思考。诗人感到疲倦,但仍然专注地观赏着画作中的景象。他看到了枯木、竹子和石头这些朴素的事物,它们被描绘得生动而有力。尽管这些物象看似平凡,但它们却有着特殊的魅力,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诗人认为,只有能够将这些物象真实地描绘出来的画家,才能够使这些朴素之物展现出如淇园般的美丽和宜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具有生命力的画作。它以朴素的画面展示了自然界中枯木、竹子和石头的形象,但在这些朴素之物中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力和艺术创作的思考。

首句“倦看涩勒暗蛮村”,表达了诗人疲倦的心情,但他仍然专注地观看着画作。接着,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画作中的景象,枯木、竹子和石头都被描绘得具有生命力。这些物象被乱棘和孤藤所束缚,但它们仍然顽强地生长着。这种对生命力的描绘,使人们感受到自然界中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两句“惟有长身六君子,猗猗犹得似淇园”,表达了诗人对画家的赞赏。画家通过真实而生动地描绘这些物象,使它们展现出如淇园般的美丽和宜人。淇园是古代著名的园林,被视为美丽的象征。诗人认为,只有具有真实感和艺术才华的画家才能够创造出如此美丽的作品。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自然界中朴素之物的美丽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和对画家的赞赏。它通过描绘画作中的景象,引发读者对自然、艺术和生命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