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邓道士

出自宋代苏轼的《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kě lián dèng dào shì,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
少壮欲及物,老闲余此心。
微生山海间,坐受瘴雾侵。
可怜邓道士,摄衣问呻吟。
覆舟却私渡,断桥费千金。
()
及物,闲余,微生,坐受,可怜,摄衣,覆舟,断桥,千金

原文:
少壮欲及物,老闲余此心。
微生山海间,坐受瘴雾侵。
可怜邓道士,摄衣问呻吟。
覆舟却私渡,断桥费千金。

中文译文:
年少时,渴望去追求物质,老了之后,却只剩下了这颗闲散的心。
我生活在山海之间,坐在这里受着瘴气的侵袭。
可怜的邓道士,身上的衣裳湿透了,他问道:“唉声叹气是为了什么?”
我甘愿覆舟而上,却只是私自渡河,而修补断掉的桥梁却要花费千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中年轻时追求物质的激情以及年老后愈发感到的心灵空虚。诗人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中还通过描述邓道士的遭遇,反映出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和不幸。最后,诗人以自己的行为来反映自身的矛盾和怀疑,表达了对于人生道路选择与价值观之间矛盾和纠结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一位名叫定慧钦的长老的回信。诗中借用了自身的经历和邓道士的形象,以揭示人生的追求和忧虑。开头两句表达了人们在年轻时期渴望追求物质,但老去之后,却发现什么也没有留下的无奈和迷茫。下半部分通过描写邓道士湿透的衣裳和呻吟的状况,暗示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困境和无奈。最后,诗人以自身选择上的矛盾来表达自己的疑惑和思考,揭示出人生中取舍和抉择的难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内心的迷茫,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