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师三百指

出自宋代苏轼的《丙子重九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uǐ shī sān bǎi zhǐ,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穷途不择友,过眼如乱云。
余子谁复数,坐阅两使君。
共饮去年堂,俯看秋水纹。
此水与此人,相追两沄沄。
老去各休息,造化嗟长勤。
佳哉此令节,不惜与子分。
何以娱我客,游鱼在清濆。
水师三百指,铁网欲掩群。
获多虽一快,买放尤可欣。
此乐真不朽,明年我归耘。
()
真我,登山,重九,黄茅,酸甜

《丙子重九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穷途不择友,过眼如乱云。
余子谁复数,坐阅两使君。
共饮去年堂,俯看秋水纹。
此水与此人,相追两沄沄。

译文:
在绝境中无法挑选朋友,人事如云飘忽。
我这个名字还有谁记得,只身坐着阅读两位使君的作品。
我们共同在去年的大厅里饮酒,低头看秋水波纹。
这水与这个人,相互追逐,流淌不息。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自己处境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的"穷途不择友"表明在他困境中,他没有选择朋友的余地,人事变化迅速,如同过眼云烟。他感慨自己的名字和事迹可能会被遗忘,但他仍然坚持阅读和创作,表现出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他回忆起与朋友共饮的美好时光,凝望着秋水的波纹,意味着岁月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最后,他将水的流动与人生的追求相联系,展示出对生命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和形象,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和自己处境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穷途不择友与过眼如云形成鲜明的对照,突显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孤独和无奈。通过描述共饮和观赏秋水的场景,诗人展示了对友情、自然的向往和珍视。诗词的结尾,将水的流动与人生的追求相联系,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性的思考。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对生活和文学的坚持与热爱,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