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抛菘葛犹细事

出自宋代苏轼的《春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ǔ pāo sōng gé yóu xì shì,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
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
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
茵陈甘菊不负渠,绘缕堆盘纤手抹。
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
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
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
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
()
宿根,韭芽,白鱼肥,青蒿,甘菊,不负,纤手

《春菜》是宋代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的蔬菜已经长出了嫩叶,韭芽矗立着像蕨类一样。新鲜的香荠和肥美的白鱼,碎点青蒿和滑溜的凉饼。酒醒之后,春天的睡眠被唤醒,细脚走在幽静的田园,采摘香辣的芳草。茵陈和甘菊交相辉映,美味堆满盘中,纤手轻轻抹去。北方的严寒至今仍未结束,雪地上的冰块像铁甲一样坚硬。怎能与我蜀地丰富的冬蔬相比,霜叶上露水晶莹,寒冷更促使它们茁壮成长。长久以来,我已放弃了菘葛这些小事,苦竹笋和江豚也无须再提及。明年回到朝廷,必然要提出抗议,不要等到牙齿摇动、发际脱落。

诗词《春菜》以描绘春天蔬菜的生长和美食的品味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农田美景和丰收的赞美之情。诗中以生动的描写手法,将蔬菜的生长过程和美味的食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通过对春天蔬菜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丰收和富饶的向往,以及对北方严寒环境与蜀地冬蔬的对比。作者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对社会现实和政治权力的不满和抗议之情。

整首诗词以描写春天的蔬菜为线索,通过对食物的描绘,展现了丰收的喜悦和对美食的向往。同时,诗人通过对北方寒冷环境和蜀地冬蔬的对比,抒发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思考。这首诗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丰富的诗意,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又折射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抗议,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