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従此花开

出自宋代苏轼的《三月二十日多叶杏盛开》,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ì cóng cǐ huā kāi,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零露泫月蕊,温风散晴葩。
春工了不睡,连夜开此花。
芳心谁剪刻,天质自清华。
恼客香有无,弄妆影横斜。
中山古战国,杀气浮高牙。
丛台余袨服,易水雄悲笳。
自従此花开,玉肌洗尘沙。
坐令游侠窟,化作温柔家。
我老念江海,不饮空咨嗟。
刘郎归何日,红桃烁残霞。
明年花开时,举酒望三巴。
(盖欲请梓州而归也。
()
春工,芳心,天质,有无,弄妆

《三月二十日多叶杏盛开》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零露泫月蕊,温风散晴葩。
清晨的露珠像泪水般晶莹,在月光下闪烁,杏花的花蕊上沾满了露水。温和的春风吹散了杏花的花瓣,让它们在清晨的阳光下飘落。

春工了不睡,连夜开此花。
春天的大自然在辛勤地工作,不知疲倦地创造万物。这些杏花仿佛夜以继日地开放,不分昼夜。

芳心谁剪刻,天质自清华。
这些杏花芬芳的心灵是由谁雕刻而成的呢?它们的美丽和纯洁是与生俱来的。

恼客香有无,弄妆影横斜。
这些杏花的香气是否会引起游客的注意呢?它们在微风中轻摇,像是在妆扮自己,投下斜斜的影子。

中山古战国,杀气浮高牙。
中山是古代战国时期的一个地方,那里曾经发生过激烈的战斗。战争的残酷和杀气弥漫在空气中,仿佛在高耸的山牙上漂浮。

丛台余袨服,易水雄悲笳。
丛台是一座高台,它曾经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易水是一条江河,传说中有一位英勇的男子在那里吹奏悲伤的笛音,表达自己的悲伤与思念。

自従此花开,玉肌洗尘沙。
自从这些杏花绽放以来,它们就像是在洗去尘沙一般,洁净了自己的玉肌。

坐令游侠窟,化作温柔家。
它们坐在那里,仿佛是在邀请那些游侠们进入洞窟,化身为温柔的家园。

我老念江海,不饮空咨嗟。
我年事已高,常常怀念着江河和大海,对它们充满了思念之情,空空地叹息着。

刘郎归何日,红桃烁残霞。
我期待着刘郎何时归来,满怀期盼。此刻,夕阳下红色的桃花犹如残霞一般耀眼。

明年花开时,举酒望三巴。
期待明年花开的时候,我将举起酒杯,向着遥远的三巴地方望去,祝福刘郎早日归来。(这里是苏轼想要去梓州的意思)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杏花的盛开以及一系列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归乡的渴望。在描述自然景物的同时,诗人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对历史的回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和思考。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传递出一种温柔、浪漫、思念和对家园的眷恋之情。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活力,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流动和对生活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