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鱼得尺素

出自宋代苏轼的《次韵赵令铄惠酒》,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ēng yú dé chǐ sù,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神山无石髓,生世悲暂寓。
坐待玉膏流,千载真旦暮。
青州老従事,鬲上非所部。
惠然肯见従,知我憎市酤。
开瓶自洗盏,肴核谁与具。
门前听剥啄,烹鱼得尺素
()
生世悲,暂寓,坐待,玉膏,旦暮,従事,见従,洗盏,肴核,与具,剥啄,尺素

《次韵赵令铄惠酒》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次韵赵令铄惠酒》

神山无石髓,
生世悲暂寓。
坐待玉膏流,
千载真旦暮。
青州老従事,
鬲上非所部。
惠然肯见従,
知我憎市酤。
开瓶自洗盏,
肴核谁与具。
门前听剥啄,
烹鱼得尺素。

中文译文:
神山中没有石头的髓质,
生来世间悲哀只是寄居。
坐等着玉膏流淌而来,
千载岁月真相将暮去。
青州的老従事,
鬲上的事情与我无关。
你慷慨地肯答应迎接我,
知道我厌恶市井的酒肆。
开瓶自己洗净酒杯,
佳肴的处理由谁来具备。
门前倾听着剥啄声,
烹鱼只需尺寸朴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寓意深远的语言表达了作者苏轼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个人遭遇的思考。

诗的前两句"神山无石髓,生世悲暂寓"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神山无石髓指的是世间之物虽然外表华丽,但内在却空虚无实,没有真正的核心。生世悲暂寓则表达了人生在世的痛苦和暂时的寄居状态。

接下来的几句"坐待玉膏流,千载真旦暮"表达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和时间的流逝。玉膏是一种传说中可以延年益寿的仙丹,这里比喻为追求真理的过程。千载真旦暮意味着千年的岁月转瞬即逝,人生苦短,时间的流逝无情。

之后的几句描述了作者与一个青州的老従事之间的交流。青州老従事在鬲上有自己的职责,与作者并无关系,但他却愿意接纳和倾听作者的心声。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真诚和理解的渴望,也表达了对那些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人的敬重和感激。

最后两句"开瓶自洗盏,肴核谁与具。门前听剥啄,烹鱼得尺素"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场景。开瓶自洗盏表示作者自己为自己斟酒,表达了独自沉思的心境。肴核谁与具则意味着作者独自享受美食,反映了一种独处的宁静。门前听剥啄描述了听到鸟儿剥啄的声音,烹鱼得尺素则强调了简朴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思考,融入了对时间流逝、真理追求、人际关系和简朴生活的主题。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诗词呈现出一种宁静、深沉和超脱尘世的氛围。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展示了他对于人生和世间万象的深刻思考,同时融入了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描摹。它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人生意义和内心寂静的思考,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情感和洞察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