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身良独难

出自宋代苏轼的《送曹辅赴闽漕》,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uǒ shēn liáng dú ná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
曹子本儒侠,笔势翻涛澜。
往来戎马间,边风裂儒冠。
诗成横槊里,楯墨何曾干。
一旦事远游,红尘隔岩滩。
平生羊炙口,并海搜咸酸。
一従荔枝饮,岂念苜蓿槃。
我亦江海人,市朝非所安。
常恐青霞志,坐随白发阑。
渊明赋归去,谈笑便解官。
今我何为者,索身良独难
凭君问清淮,秋水今几竿。
我舟何时发,霜露日已寒。
()
笔势,戎马,儒冠,红尘,岩滩

《送曹辅赴闽漕》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曹子本儒侠,笔势翻涛澜。
往来戎马间,边风裂儒冠。
诗成横槊里,楯墨何曾干。
一旦事远游,红尘隔岩滩。
平生羊炙口,并海搜咸酸。
一従荔枝饮,岂念苜蓿槃。
我亦江海人,市朝非所安。
常恐青霞志,坐随白发阑。
渊明赋归去,谈笑便解官。
今我何为者,索身良独难。
凭君问清淮,秋水今几竿。
我舟何时发,霜露日已寒。

诗意:
这首诗是苏轼送别曹辅赴闽漕的作品。曹辅是一个有儒家侠义风格的人,他的文笔雄浑激荡,有如汹涌的波澜。他在战乱的边境往来,边风吹得他的儒冠都破裂了。尽管他的诗篇中有横槊和楯墨(指武器和战争),但他并没有放弃文学才华。一旦他离开了家乡,红尘的世俗就隔绝了他,就像大山和河滩分开一样。他平生经历了艰辛,品尝了酸甜苦辣。他喝着荔枝酒,又怎能想起萝卜菜的滋味呢?苏轼自己也是一个与江海为伍的人,他觉得市朝的官场并不是他安身立命的地方。他常常担心自己的志向像青霞一样高远,而自己只能坐在白发旁边无法实现。渊明(指曹操)曾经以赋诗文归隐,轻松自在地解脱了官场之困。现在苏轼不知道自己将要从事何种职业,索性索性放弃追求身份地位的艰难,凭你问问江边波浪,秋水现在多深?我的船何时出发呢?霜和露已经冻结了。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对于曹辅的送别,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困厄和对远方自由的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边境风光和江海意象来凸显曹辅儒侠风范的坚韧和苏轼内心的追求。通过对比曹辅和自己的命运,苏轼表达了对于官场束缚的不满和对自由人生的向往。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士人的思想境界和对自由追求的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