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为遭暴横

出自宋代苏轼的《和黄鲁直食笋次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ú wéi zāo bào hé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饱食有残肉,饥食无余菜。
纷然生喜怒,似被狙公卖。
尔来谁独觉,凛凛白下宰。
(太和,古白下。
)一饭在家僧,至乐甘不坏。
多生味蠹简,食笋乃余债。
萧然映樽俎,未肯杂菘芥。
君看霜雪姿,童稚已耿介。
胡为遭暴横,三嗅不忍嘬。
朝来忽解箨,势迫风雷噫。
尚可饷三闾,饭筒缠五采。
()

《和黄鲁直食笋次韵》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饱食有残肉,饥食无余菜。
我吃得饱了还有剩余的肉,饿了没有多余的菜。

纷然生喜怒,似被狙公卖。
喜怒之情如潮水般涌现,好像被狙公(指黄鲁直)当做商品出售。

尔来谁独觉,凛凛白下宰。(太和,古白下。)
自从那时起,谁能独自体会,受到白下宰(指黄鲁直)的严厉对待。(太和,古白下。这里指太和年间,古代白下的时期)

一饭在家僧,至乐甘不坏。
一顿饭在家中和僧人一起,这样的快乐甜蜜永不会消逝。

多生味蠹简,食笋乃余债。
多读书生活简朴,吃笋就像是欠下的债务。

萧然映樽俎,未肯杂菘芥。
杯盘狼藉,未曾掺杂菘芥(指菜肴)。

君看霜雪姿,童稚已耿介。
你看霜雪的姿态,如同孩童一样纯真而端庄。

胡为遭暴横,三嗅不忍嘬。
为什么要遭受残暴的对待,三嗅(指黄鲁直)不忍心吃下去。

朝来忽解箨,势迫风雷噫。
早晨竟然突然解开箨(指竹笋的外皮),形势迫使如风雷般咆哮。

尚可饷三闾,饭筒缠五采。
还能供养三闾(指黄鲁直),饭筒上缠绕着五彩丝线。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饮食方面的体验和对生活的感悟。他通过对饱食与饥饿的对比,表达了物质生活的富足与欠缺之间的差距。诗中还描绘了作者与黄鲁直的关系,以及黄鲁直对他的严厉对待。作者通过对食物和饮食环境的描写,反映了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体验。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世故的不满。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