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水灌清泚

出自宋代苏轼的《人参》,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uè shuǐ guàn qīng cǐ,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上党天下脊,辽东真井底。
玄泉倾海腴,白露洒天醴。
灵苗此孕毓,肩肢或具体。
移根到罗浮,越水灌清泚
地殊风雨隔,臭味终祖祢。
青桠缀紫萼,圆实堕红米。
穷年生意足,黄土手自启。
上药无炮炙,龁啮尽根柢。
开心定魂魄,忧恚何足洗。
糜身辅吾生,既食首重稽。
()

这首诗词是苏轼的《人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上党天下脊,辽东真井底。
玄泉倾海腴,白露洒天醴。
灵苗此孕毓,肩肢或具体。
移根到罗浮,越水灌清泚。
地殊风雨隔,臭味终祖祢。
青桠缀紫萼,圆实堕红米。
穷年生意足,黄土手自启。
上药无炮炙,龁啮尽根柢。
开心定魂魄,忧恚何足洗。
糜身辅吾生,既食首重稽。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人参这一珍贵药材的生长过程和其所带来的药用价值。诗中通过描写人参生长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以及其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表达了人参的珍贵和独特之处。诗人把人参比喻为灵苗,将其移植到罗浮山,并用清泚灌溉,意味着诗人将人参的品质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尽管生长环境和风雨有所不同,但人参仍然能够保持其独特的香气和药用价值。诗人表示,人参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困难和艰辛,但它最终会带来满足和喜悦,使人心灵得到净化。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人参的形象和特点,通过对其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和药用价值的描写,展示了人参的珍贵和药用效果。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情、拟人等,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诗中的“上党天下脊,辽东真井底”意味着人参的生长地点地势高峻,象征着它的卓越品质。玄泉倾海腴,白露洒天醴"表达了人参的香气和滋味的独特之处。诗句中的“灵苗此孕毓,肩肢或具体”揭示了人参的生长过程,暗示了它的珍贵和独特价值。移根到罗浮,越水灌清泚"意味着诗人将人参移植到更好的生长环境,并用清泚灌溉,寓意着人参品质的提升。

诗词中的“青桠缀紫萼,圆实堕红米”形象地描绘了人参的外貌特征。穷年生意足,黄土手自启"表达了人参能够持续生长并且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而"上药无炮炙,龁啮尽根柢"则强调了人参的纯正和无需经过炮制的特点。

诗的最后两句"开心定魂魄,忧恚何足洗。这两句表达了人参带来的喜悦和满足能够让人的心魂得到净化,相比之下,一些琐碎的忧愁和怨恚又算得了什么呢?最后一句"糜身辅吾生,既食首重稽"表达了诗人对人参的珍视和依赖,认为人参对于维持生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人参的描绘和比喻,展示了人参的珍贵价值以及对于诗人来说的重要意义。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意更加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