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眩转风掠耳

出自宋代苏轼的《百步洪二首(并叙)》,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ì shān xuàn zhuǎn fēng lüè ěr,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王定国访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与颜长道携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余时以事不得往,夜着羽衣,伫立于黄楼上,相视而笑,以为李太白死,世间无此乐三百余年矣。
定国既去逾月,复与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以为陈迹,喟然而叹。
故作二诗,一以遗参寥,一以寄定国,且示颜长道、舒尧文邀同赋云。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险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
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余何。
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哓哓师所呵。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轻舟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桨肩相磨。
不似长安闾里侠,貂裘夜走胭脂坡。
独将诗句拟鲍谢,涉江共采秋江荷。
不知诗中道何语,但觉两颊生微涡。
我时羽服黄楼上,坐见织女初斜河。
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
奈何舍我入尘土,扰扰毛群欺卧驼。
不念空斋老病叟,退食谁与同委蛇。
时来洪上看遗迹,忍见屐齿青苔窠。
诗成不觉双泪下,悲吟相对惟羊何。
欲遣佳人寄锦字,夜寒手冷无人呵。
()
王定国拜访我在彭城,一天划着小船,与颜长道带着盼、英、你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往南下百步洪,吹笛子喝酒,乘着月光而归。
当时我因事不能去,夜晚穿着羽毛做的衣服,站在黄楼上,相对而笑,认为李白死,世上没有这样快乐三百多年了。
定国已经离开一个月,又与参寥师开船洪下,回忆过去游,认为陈迹,叹息。
所以作了两首诗,一个留给参寥,一个以寄定国,而且向颜长道、舒尧文邀同赋说。
长洪斗落生跳波,小船南下到投梭。
水师绝叫野鸭大雁起,乱石一线争夺磋磨。
有像兔子跑到老鹰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琴弦离柱箭脱手,闪电过缝珠翻挑。
四山眩转风掠了,但见流沫生千涡。
险中得到快乐尽管一节,有什么区别水伯夸秋河。
我生在化日夜流逝,因为觉得一想到一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难道真荆棘埋铜驼。
觉来俯仰失千劫,回头看看这水很从容。
你看岸边苍石上,自古以来竹篙眼睛像蜂窝。
只应是心无所住,大自然虽然最初如我什么。
回船上每人回去,多说多说老师的斥责。
佳人不肯回秋波,幼舆想对防飞穿梭。
小船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桨肩相磨。
不像长安乡里侠,貂皮大衣连夜逃走胭脂坡。
独自将诗句和鲍道歉,渡江共采集秋江荷。
不知诗中说的什么话,只是觉得两颊产生微涡。
我当时羽服黄楼上,坐见织女初斜河。
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不换。
怎么舍得我入尘土,纷纷扰扰毛骗卧骆驼群。
不想空斋老生病老人,回家吃饭和谁同飘扬。
时来洪上看遗迹,不忍见鞋业青苔案。
诗成不知不觉眼泪下,悲吟相对只羊有什么。
想派佳人寄锦字,夜寒手冷没有人呵。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