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生女作门楣

出自宋代苏轼的《昭君村》,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én yán shēng nǚ zuò mén mé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昭君本楚人,艳色照江水。
楚人不敢娶,谓是汉妃?一作家?子。
谁知去乡国,万里为胡鬼。
人言生女作门楣,昭君当时忧色衰。
古来人事尽如此,反覆纵横安可知。
()
艳色,不敢,作家,门楣,忧色,古来,人事,反覆,纵横

《昭君村》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写了昭君作为楚国人妻子被远嫁边塞后的悲愤和遭遇。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昭君本楚人,艳色照江水。
楚人不敢娶,谓是汉妃?一作家?子。
谁知去乡国,万里为胡鬼。
人言生女作门楣,昭君当时忧色衰。
古来人事尽如此,反复纵横安可知。

诗意:
这首诗以昭君为主角,讲述了她作为楚国人妻子被远嫁边塞后的遭遇。昭君因为容貌美丽,如出水芙蓉,其艳丽的容颜倒映在江水之中。楚国的男人却不敢娶她,认为她是汉朝的妃子或是家族的女儿。谁曾想她离开了家乡和国家,千里迢迢来到边塞,却成了胡人的鬼魂。人们传言她生下女儿作为门楣,昭君当时的忧愁和颓丧可见一斑。古来的人事就是如此,命运变化无常,我们无法预知。

赏析:
《昭君村》通过描绘昭君的遭遇,展示了苏轼对命运无常和人事反复的思考。昭君作为一个美丽的女子,本应幸福美满地生活在楚国,但她却被迫远嫁异地,最终在边塞沦为胡人的妻子。这种转变让昭君感到悲伤和失落。诗中的"人言生女作门楣"表达了昭君的担忧,她担心自己的女儿将来也会遭受同样的命运。苏轼通过这个故事,反思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他认为古往今来,人们的命运都是莫测的,无法预知,人事反复变幻无常。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昭君的遭遇和苏轼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叙述个体遭遇来抒发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该诗通过揭示个人命运的无常性和不可知性,呼应了人们对于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同时,诗中的昭君形象也成为了一个象征,代表着被命运摆布的个体,引发人们对命运和自身处境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