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来仍掉苦吟头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次韵酬朱昌叔五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ī lái réng diào kǔ yín tóu,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乌榜登临兴未休,共言何许更消忧。
联裾萧寺寻真觉,方驾孙陵吊仲谋。
语罢每开欢笑口,诗来仍掉苦吟头
已知轩冕真吾累,且可追随马少游。
()
登临,未休,共言,消忧,联裾,苦吟,已知,轩冕,真吾,追随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次韵酬朱昌叔五首》之一。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乌榜登临兴未休,
共言何许更消忧。
联裾萧寺寻真觉,
方驾孙陵吊仲谋。
语罢每开欢笑口,
诗来仍掉苦吟头。
已知轩冕真吾累,
且可追随马少游。

诗意:
这首诗是王安石以韵答复朱昌叔而作的五首之一。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乌榜登临的兴致未消,愿与朱昌叔共同探讨如何消除忧愁之事。他说自己将去萧寺寻找真实的觉悟,然后前往孙陵吊唁仲谋(指孙复),并希望与朱昌叔一同交流欢笑的言语,同时也将继续苦心钻研诗词创作。诗人自谦自己已经知道身上的荣誉是不够的,但他仍然愿意追随马少游(指马融),向他学习。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王安石早期的豪情壮志和对友谊的向往。他以诗人的身份,表达了自己对朱昌叔的关心和思念,希望与他一起分享人生的喜悦和抚慰彼此的忧愁。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行程,展示了他对真理和觉悟的追求,同时也表现出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努力。在最后两句中,王安石谦虚地表示自己的成就还不足够,但他愿意向马少游学习,追随他的足迹,以不断进取的精神向前行。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王安石对友情、人生和文学创作的追求,展现了他早期诗风的特点。这首诗既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使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从中获得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