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满眼真悠悠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长老常坦》,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ì shàng mǎn yǎn zhēn yōu yōu,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道人少贾海上游,海舶破散身沈浮。
抱金满箧人所寄,吹簸偶得还中州。
臝身归金不受报,秖取斗酒相献酬。
欢娱慈母终一世,脱弃妻子藏岩幽。
苍烟寥寥池水漫,白玉菡萏吹高秋。
夜燃柏子煮山药,忆此东望无时休。
塞垣春枯积雪溜,沙砾盛怒黄云愁。
五更匹马随雁起,想见鄮郭花今稠。
百年夸夺终一丘,世上满眼真悠悠
寄声万里心绸缪,莫道异趣无相求。
()
道人,散身,偶得,不受,献酬,欢娱,慈母,一世,妻子,岩幽

诗词:《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长老常坦》

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长老常坦,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育王山的长老常坦的一封信,表达了诗人在道中游历时的心情和思考。

诗中描述了诗人年轻时以修道为业,曾经远游海上,但是遭遇风浪,身世坎坷。在一次旅途中,他得到了一位善良之人的帮助,将金子装满箱子寄给他,帮助他度过困境。后来,他偶然得到了这个箱子,将金子全部退还给了寄金人,只拿了一些酒来表示感谢。

诗人感恩于母亲的养育之恩,将终生欢乐和快乐都献给了母亲,放弃了妻子和家庭,隐居在幽深的山岩中。他形容山中的景色,苍烟弥漫,池水满溢,白玉莲花在秋风中摇曳。夜晚,他点燃柏子煮山药,回忆起远方的风景,希望能有机会再次看到那个地方。

他描述了边塞地区的困苦,春天枯草凋零,积雪融化,沙砾中充满了黄色的愁苦。在清晨五更,他骑着马随着迁徙的雁群起舞,想象着乡村的花朵如今应该是盛开的。

最后,他总结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百年的光阴夸夺不过是一座小小的丘陵,世间的一切都是如此短暂而虚无。他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寄予远方,表达了对长老常坦的思念之情,希望双方能够保持联系。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思考和情感,并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隐喻,表达了对人生的思索和对长者的敬重之情。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情世故的疏离感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