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覆亦绝伦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东方朔》,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è fù yì jué lú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原狂先生,隐翳世上尘。
材多不可数,射覆亦绝伦
谈辞最诙怪,发口如有神。
以此得亲幸,赐予颇不贫。
金玉本光莹,泥沙岂能堙。
时时一悟主,惊动汉庭臣。
不肯下儿童,敢言诋平津。
何知夷与惠,空复忤时人。
()
平原,先生,可数,射覆,绝伦,谈辞,如有,亲幸,赐予

诗词:《东方朔》

平原狂先生,隐翳世上尘。
材多不可数,射覆亦绝伦。
谈辞最诙怪,发口如有神。
以此得亲幸,赐予颇不贫。

金玉本光莹,泥沙岂能堙。
时时一悟主,惊动汉庭臣。
不肯下儿童,敢言诋平津。
何知夷与惠,空复忤时人。

中文译文:

平原狂先生,隐藏在尘世之中。
才华多得难以计数,射箭的技艺也非常出众。
言辞最为离奇古怪,口才仿佛有神力。
凭借这些才能,得到亲近和赏识,赐予的荣耀颇为丰富。

金玉原本光亮明净,怎能被泥沙所掩埋。
时常会有领悟主义的机会,惊动到朝廷的臣子们。
不肯低声下气,敢于言辞批评平津。
可惜夷与惠的智慧,只是空洞地违背时人的心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东方朔》。诗中以平原狂先生的形象,表达了一种追求真理、敢于批评世俗的精神。平原狂先生以其多才多艺、口才超群的特点赢得了别人的亲近和赏识,但他并不甘心沉溺于功名利禄之中,而是通过思考,不断领悟真理,并以此惊动了朝廷的臣子们。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金玉、泥沙、夷与惠等词语的对比,突显了平原狂先生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以及他与世俗的冲突。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平原狂先生以及类似他的人,他们的智慧和追求常常与时代背道而驰,不被时人所理解。

这首诗词通过平原狂先生这一形象,表达了王安石对于真理追求和对于批评精神的歌颂,展示了他对于时代局限和世俗束缚的批判。同时,诗中对于追求真理者所遭遇的困境和孤独也进行了描绘,呈现出一种坚守信念、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