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君远从我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疟起舍弟尚未已示道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án jūn yuǎn cóng wǒ,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侧足呻吟地,连甍瘴疟秋。
穷乡医自绌,小市药难求。
肝胆疑俱破,筋骸漫独瘳。
惭君远从我,契阔每同忧。
()
侧足,呻吟,穷乡,小市,难求,肝胆,疑俱破,契阔

诗词:《疟起舍弟尚未已示道原》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侧足呻吟地,连甍瘴疟秋。
穷乡医自绌,小市药难求。
肝胆疑俱破,筋骸漫独瘳。
惭君远从我,契阔每同忧。

中文译文:
我侧身坐着疼痛呻吟,连着房檐传来瘴疟的秋天。
穷乡僻壤没有医生,小市场上药物难寻求。
肝脏和胆囊似乎都要破裂,筋骨间弥漫着孤单的病痛。
为了远离朋友,我感到惭愧,我们的感受和忧愁都是相通的。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王安石自己患病时的痛苦和无奈。他所处的地方贫穷偏僻,医药资源匮乏,使得他无法得到适当的治疗和药物。身体的疼痛使他感到肝胆俱破,筋骨瘦弱,同时他也为远离朋友们而感到惭愧,因为他们都共同经历着病痛和忧愁。

赏析:
《疟起舍弟尚未已示道原》是王安石在宋代时期创作的一首短诗,表达了作者在疾病困扰下的身心之痛和与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瘴疟秋天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病痛的严重性和无处不在的困扰。同时,描写了作者所处的环境的医疗资源匮乏,使得他无法得到适当的治疗和药物,加剧了病情的困扰和痛苦。最后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远离朋友的愧疚之情,他们彼此间的情感相通,共同承受着病痛和忧愁。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身体和心灵的痛苦,展现了他在困境中的坚韧和感伤之情,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