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经世意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车载板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rǎo rǎo jīng shì yì,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
鸟有车载板,朝暮尝一至。
世传鵩似鴞,而此与鴞似。
唯能预人死,以此有名字。
疑即贾长沙,当时所遭值。
洛阳多少年,扰扰经世意
粗闻方外语,便释形骸累。
吾衰久捐书,放浪无复事。
尚自不见我,安知汝为异。
怜汝好毛羽,言音亦清丽。
胡为太多知,不默而见忌。
楚人既憎汝,弹射将汝利。
且长随我游,吾不汝羹胾。
()
朝暮,名字

诗词:《车载板二首》

鸟有车载板,朝暮尝一至。
世传鵩似鴞,而此与鴞似。
唯能预人死,以此有名字。
疑即贾长沙,当时所遭值。
洛阳多少年,扰扰经世意。
粗闻方外语,便释形骸累。
吾衰久捐书,放浪无复事。
尚自不见我,安知汝为异。
怜汝好毛羽,言音亦清丽。
胡为太多知,不默而见忌。
楚人既憎汝,弹射将汝利。
且长随我游,吾不汝羹胾。

中文译文:
鸟儿有车载板,每天早晚都来到。
传说鵩鸟和鴞鸟相似,但这只与鴞鸟相似。
只能预知人的死亡,因此有了名字。
疑似贾长沙,当时所遭遇之事。
洛阳多少年来,纷扰着经世之意。
听闻外界言语,才能解脱肉体之累。
我已经老了很久,丢弃了书本,放浪无所事事。
我自己都看不见我自己,又怎么知道你是异类。
我怜惜你的美丽羽毛,你的声音也清脆动听。
为何要对太多事情有所了解,不言语却表现出嫉妒。
楚人既憎恨你,会射击抓住你的优势。
暂时跟着我一起游荡,我不会将你作为食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人王安石所作,以车载板上的鸟儿为主题,表达了一种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之情。

诗中的鸟儿代表了自由和纯真的生命,它们栖息在车载板上,自由自在地往来于朝暮之间,与世无争。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场景,表达了自己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对繁琐世事的厌倦。

诗中提到的鵩鸟和鴞鸟被人们混淆,但这只鸟与鴞鸟相似。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被误解,被世人所疑似,与他内心的真实状态不符。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诗人的境遇和心境。诗人曾经在洛阳过了很多年,经历了许多世俗的纷扰,但他渴望追求的是更高的境界,听闻外界的方外语言,希望能够解脱肉体的束缚。

诗人自述自己的衰老和放浪形骸,丢弃了书本,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他感叹自己已经看不见自己,也无法了解他人的不同。然而,他对鸟儿的美丽羽毛和清脆动听的声音充满怜惜之情。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中过多的知识和揣测的不满,以及对他人的嫉妒和攻击。楚人指的是楚地的人,他们对诗人和鸟儿心生憎恨,试图利用弹射来捕捉鸟儿。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鸟儿的互动和情感共鸣,他邀请鸟儿继续与他共同漫游,表示自己不会将鸟儿当作食物。

整首诗词通过对鸟儿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纯真和追求高尚境界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知识过多所带来的束缚的不满。诗人试图通过与鸟儿的互动和情感共鸣来寻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语言简练,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