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辔出东城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游北山》,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ǎn pèi chū dōng ché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揽辔出东城,登临目暂明。
烟云藏古意,猿鹤弄秋声。
客坐苔纹滑,僧眠樾荫清。
赏心殊未已,山日下西荣。
()

诗词:《游北山》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揽辔出东城,登临目暂明。
烟云藏古意,猿鹤弄秋声。
客坐苔纹滑,僧眠樾荫清。
赏心殊未已,山日下西荣。

中文译文:
拉起马缰,离开东城,登上高山,视野稍稍明朗。
烟云中蕴藏着古老的意境,猿猴和鹤鸟嬉戏出秋天的声音。
我坐在山上,苔藓纹理光滑,僧人在林荫下安详地入眠。
欣赏的心情尚未结束,太阳西下,山峰依然光辉璀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王安石在北山游览的景致和心境。诗中的东城指的是东京(即今天的北京),王安石离开城市,来到北山,远离尘嚣,登上高山,目光一时明朗,感受到了不同的宁静和宽广。

烟云是山中常见的景象,它们在山峰之间弥散,给人一种朦胧而古老的感觉,引发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思考。猿猴和鹤鸟是山中的动物,它们在秋天中嬉戏,发出了优美的声音,为整个山林增添了生机和美好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作者在山上的舒适与宁静。他坐在山上的石头上,感受到苔藓的滑润触感,而僧人在凉爽的树荫下静静地入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赏心情结。他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景色,内心依然向往山中的美好,即使太阳西下,山峰仍然闪耀着荣耀之光。这种赏心情结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追求和对美的追寻,同时也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不满足于现状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同时,通过描绘山水的美好与不尽,也抒发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态度。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王安石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