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何人识道真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韩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ǔ shì hé rén shí dào zhē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纷纷易尽百年身,举世何人识道真
力去陈言夸末俗,可怜无补费精神。
()
易尽,举世,道真,可怜,无补,精神

诗词《韩子》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纷纷易尽百年身,
举世何人识道真。
力去陈言夸末俗,
可怜无补费精神。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世浮躁和人们对真理的无视之感叹。诗中提到了纷纷易尽百年身,意味着百年人生易逝,充满了无常和转瞬即逝的性质。作者质问世人,有几人能够真正认识到道义的真谛。他呼吁人们不要过多地陈述虚假的言辞和夸耀俗世的行为,可怜那些费尽心思却无法弥补精神上的空虚。

赏析:
《韩子》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世道浮躁和人们缺乏对真理的追求的忧虑。通过对百年人生易逝的描绘,王安石表达了时间的飞逝和生命的脆弱。他质问人们在繁华和虚妄的世界中,有几人能够真正认识到道义的真谛。诗中的"陈言夸末俗"表达了作者对于言辞虚假和追逐俗世名利的不满,他认为这些行为无法满足和充实人们内心的精神需求。最后两句"可怜无补费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那些费尽心思却无法填补内心空虚的人们的同情。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流露出对人生意义和精神追求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