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愿乖平日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寄谢师直》,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uǒ yuàn guāi píng r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湖海三年隔,相逢塞路中。
黄金酌卯酒,白发对春风。
所愿乖平日,何知即老翁。
悠悠越溪水,好在钓鱼筒。
()
湖海,黄金,酌卯酒,白发,春风,老翁,悠悠,越溪,钓鱼筒

《寄谢师直》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别之苦与对友谊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湖海三年隔,相逢塞路中。
黄金酌卯酒,白发对春风。
所愿乖平日,何知即老翁。
悠悠越溪水,好在钓鱼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被寄托思念的朋友师直在相隔三年后的相逢情景。诗的开头"湖海三年隔,相逢塞路中"表达了作者与师直长时间的分离,以及他们在旅途中的相逢。这种情景增添了离别之苦和见面之喜的情感对比。

下一句"黄金酌卯酒,白发对春风"中,黄金酌卯酒意味着庆贺之饮,白发对春风则表达了作者已经年老的事实。这两句描绘了作者与师直相见时的欢庆氛围,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惜。

接下来的句子"所愿乖平日,何知即老翁"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期望,希望能够继续保持和师直平日里的亲密关系,却不知道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年迈的老人。这句话表达了时光的无情流转和对友情的珍惜。

最后一句"悠悠越溪水,好在钓鱼筒"则展示了作者对悠闲自得的生活的向往。这句话中的越溪水和钓鱼筒象征着宁静和安逸,表达了作者对退隐田园生活的渴望。

总的来说,《寄谢师直》通过描绘离别与相逢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的思念和珍惜之情,同时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退隐生活的感慨和向往。这首诗词充满了深情和哲理,体现了王安石的诗人才华和对人生的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