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思漠北离群久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得孙正之诗因寄呈曾子固》,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n sī mò běi lí qún jiǔ,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岁已阑人意倦,出门风物更萧然。
水摇疏树荒城路,日带浮云欲雪天。
未有诗书论进退,谩期身世托林泉。
因思漠北离群久,此日穷居赖见贤。
()
意倦,出门,风物,萧然,浮云,雪天,未有,诗书,进退,身世

诗词:《得孙正之诗因寄呈曾子固》
作者:王安石(宋代)

一岁已阑人意倦,
出门风物更萧然。
水摇疏树荒城路,
日带浮云欲雪天。

未有诗书论进退,
谩期身世托林泉。
因思漠北离群久,
此日穷居赖见贤。

中文译文:《得孙正之诗因寄呈曾子固》

一年已经过去,人们的心思疲倦,
走出家门,风景更加凄凉。
水面摇曳着稀疏的树影,荒凉的城路,
太阳带着飘浮的云朵,天空欲降雪。

至今未能有所成就,无法在诗书中论述进退之事,
只能妄图借助自然山水来托付身世。
因为思念久远的北方离群之地,
在这个困顿的居所,只能仰赖见到贤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曾子固的作品,表达了作者的心境与思考。诗人感叹时光如梭,一年已过,人们的心思疲倦。他出门看到的风景更加凄凉,景色凋敝,显示出一种寂寞凄凉的氛围。

水面上的树影稀疏,城路荒凉,太阳和飘浮的云朵预示着天气将要变冷,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这种景象与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相呼应。

诗的下半部分,王安石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迷茫。他感慨自己至今无法在诗书中有所成就,无法论述进退之事,只能以自然山水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身世。他思念着久远的北方离群之地,这种离群的感受使得他在困顿的居所中仰赖着能够见到贤者,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启示。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的孤独、寂寞和迷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贤者的向往和渴望,希望通过与贤者的交流得到心灵的滋养和启迪。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色的描绘,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充满忧郁和寂寞的画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