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方事伐淮夷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次韵王禹玉平戎庆捷》,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ōu xuān fāng shì fá huái yí,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熙河形势压西陲,不觉连营列汉旗。
天子坐筹星两两,将军归佩印累累。
称觞别殿传新曲,衔璧名王按旧仪。
江汉一篇犹未美,周宣方事伐淮夷
()
形势,西陲,天子,将军,称觞,新曲,衔璧,名王,旧仪,方事

诗词:《次韵王禹玉平戎庆捷》

熙河形势压西陲,
不觉连营列汉旗。
天子坐筹星两两,
将军归佩印累累。
称觞别殿传新曲,
衔璧名王按旧仪。
江汉一篇犹未美,
周宣方事伐淮夷。

中文译文:
熙河的形势压迫着西陲,
不知不觉间,连营中列起了汉朝的旗帜。
天子坐在那里筹谋,星辰成对出现,
将军们获得了佩戴印信的荣誉。
举杯祝酒离别宫殿,传唱着新的曲调,
带着玉璧的名将按照古代的仪式行事。
江汉地区的一篇诗文仍未完美,
周宣的大军正在征讨淮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王安石创作的,以描述军事胜利和国家的荣耀为主题。诗篇开篇描绘了熙河地区的形势压迫着西陲地区,暗示着宋朝的强大势力。接着提到天子和将军们的活动,天子坐在那里制定策略,星辰成双出现,象征吉祥和胜利的预兆。将军们则归还佩戴印信,显示了他们在战场上的辉煌成就。

下一段描写了宴会上的情景,人们举杯祝酒,演唱着新的曲调,表达了对胜利的庆祝。同时,衔璧的名将按照古代的仪式行事,强调了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提到江汉地区的一篇诗文仍未完美,暗示着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或者对国家的局势还有改进的期望。周宣方事伐淮夷,表明周宣将军正在征讨淮夷,为国家的统一和繁荣而努力。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军事胜利和国家的荣耀,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兴旺和战争胜利的热忱。通过对战争和文化的交织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和平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氛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