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识箪瓢真乐处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偶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ǒ shí dān piáo zhēn lè chù,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儿曹谈笑觅封侯,自喜婆娑老此丘。
棋鬭机关嫌狡狯,鹤贪吞啖损风流。
强留客饮浑忘倦,已办官租百不忧。
我识箪瓢真乐处,诗书执礼易春秋。
()
谈笑,觅封侯,自喜,婆娑,棋鬭,机关,狡狯,风流,留客,真乐处,诗书,执礼

诗词: 《偶作》
朝代: 宋代
作者: 辛弃疾

儿曹谈笑觅封侯,
自喜婆娑老此丘。
棋鬭机关嫌狡狯,
鹤贪吞啖损风流。
强留客饮浑忘倦,
已办官租百不忧。
我识箪瓢真乐处,
诗书执礼易春秋。

中文译文:

儿曹谈笑中寻找功名,
自我欣慰,老去的时光如此安逸。
与机关对弈,厌恶其狡诈欺瞒,
如鹤贪婪地吞食,减损了风流本色。
强留客人畅饮,忘却疲倦,
已经完成了官职,百事无忧。
我知道简朴的生活是真正的快乐之处,
诗书和执礼是易于理解历史变迁的方式。

诗意和赏析:

辛弃疾的《偶作》是一首表达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的诗词。诗中以儿曹谈笑寻求封侯,表达了对功名地位的追逐,但作者自喜婆娑老此丘,表示他对于功名已经不再执着,而是追求一种宁静和安逸的生活。

诗中出现了棋鬭机关和鹤贪吞啖的意象,用以喻示对于欺诈和虚伪行为的厌恶和反感。作者坚守真实和风流的品质,不愿意迎合世俗的虚伪和权谋。

在最后两句中,作者强调了自己的生活态度。他愿意与客人共饮畅快,忘却疲倦,同时他已经完成了官职,不再忧虑世事。他认为真正的快乐在于简朴的生活,而通过诗书和执礼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变迁。

《偶作》表达了辛弃疾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批判了世俗的虚伪和权谋。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追求和对真实价值的坚持,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