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时送箫韶声

出自宋代陆游的《长门怨》,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ūn fēng shí sòng xiāo sháo shē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未央宫中花月夕,歌舞称觞天咫尺。
从来所恃独君王,一日谗兴谁为直?咫尺之天今万里,空在长安一城里。
春风时送箫韶声,独掩罗巾泪如洗。
泪如洗兮天不知,此生再见应无期,不如南粤匈奴使,航海梯山有到时!
()

《长门怨》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未央宫中花月夕,
歌舞称觞天咫尺。
从来所恃独君王,
一日谗兴谁为直?

咫尺之天今万里,
空在长安一城里。
春风时送箫韶声,
独掩罗巾泪如洗。

泪如洗兮天不知,
此生再见应无期,
不如南粤匈奴使,
航海梯山有到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怨恨的情景。诗人描述了未央宫中的花月夜晚,宫廷中歌舞声不绝于耳,宴会热闹非凡。然而,诗人却感到孤独和失落,因为他所依赖的君王一旦受到谗言的影响,就会改变态度。他感叹咫尺之间的天空,如今却变成了万里之遥,他的心情空虚,只能在长安城中独自流泪。他的泪水洗净了他的罗巾,但这种悲伤却无法被上天所知。他认为在这一生中再次相见的机会渺茫,不如去南方的粤地,成为匈奴使者,通过航海和攀登山峰来寻找到达的时机。

赏析:
《长门怨》以婉约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望之情。诗人通过对未央宫中繁华景象的描绘,与自己内心的对比,展现了宫廷生活的虚幻和诗人的孤独感。诗中的泪水象征着诗人的悲伤和无奈,他的泪水洗净了他的罗巾,但却无法改变他的命运。最后,诗人提出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想法,希望通过航海和攀登山峰来寻找新的机会和归属感。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展现了他独特的情感和思考方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