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冀安处

出自宋代陆游的《寄子虡》,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ái shǒu jì ān chǔ,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老自安故乡,况复触罪罟;五年三奉祠,每请幸听许。
贫家似破屋,随事且撑拄,虽殊乞墦肉,已近掘野鼠。
平生胆力薄,不敢犯张禹。
有时一言失,恐惧气如缕。
念此思挂冠,白首冀安处
吾儿哀乃翁,岁暮忍羁旅。
何时得斗粟,归舍聊共煮。
便草北关书,乞骸归卒伍。
()
故乡,况复,贫家,野鼠,平生,不敢,一言

《寄子虡》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自安故乡,况复触罪罟;
五年三奉祠,每请幸听许。
贫家似破屋,随事且撑拄,
虽殊乞墦肉,已近掘野鼠。
平生胆力薄,不敢犯张禹。
有时一言失,恐惧气如缕。
念此思挂冠,白首冀安处。
吾儿哀乃翁,岁暮忍羁旅。
何时得斗粟,归舍聊共煮。
便草北关书,乞骸归卒伍。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陆游对自己境遇的思考和对家庭的思念之情。诗人自述年老居故乡,却因触犯罪网而不得安宁。他每年三次奉祠,每次都恳请神明保佑自己。他的家境贫寒,住的房子破旧,勉力支撑着生活。虽然与他人不同,但他已经接近乞讨食物和捕捉野鼠的地步。他平生胆量薄弱,不敢与权贵张禹对抗。有时一言失误,就担心自己会被人追究责任。他思考着这些,希望能够安享晚年,白首能够找到一个安身之所。他为自己的儿子感到忧愁,因为他年老离家,忍受着流浪的困苦。他希望能够早日得到一些粮食,回家与儿子一起煮饭。最后,他写下了一封书信,请求将自己的遗体归葬到军队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陆游内心的苦闷和对家庭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境遇,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忍耐。他的言辞中透露出对权贵的畏惧和对言行后果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团聚和安宁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希望。这首诗词展示了陆游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家庭的深情厚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