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中虽断不须哀

出自宋代陆游的《秋晚书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ōu zhōng suī duàn bù xū ā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牺象初心岂愿才,沟中虽断不须哀
吾生自信云舒卷,客态谁论燕去来?夕露正看沾草棘,晨霜已见落楸槐。
耄年闭户真无憾,葑火更阑熟芋魁。
()
初心,客态,楸槐,闭户,无憾

《秋晚书感》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牺象初心岂愿才,
沟中虽断不须哀。
吾生自信云舒卷,
客态谁论燕去来?
夕露正看沾草棘,
晨霜已见落楸槐。
耄年闭户真无憾,
葑火更阑熟芋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和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人认为自己的初心和志向并不是为了功名富贵,而是追求内心的真实和坚定。诗中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悔,以及对自己在人生旅途中的坚定信心。

赏析:
1. 第一句"牺象初心岂愿才",表达了诗人的初心和志向,并暗示了他不追求虚荣的成就。
2. 第二句"沟中虽断不须哀",意味着即使困境重重,也无需感到悲伤。这句话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荣辱的超脱态度。
3. 第三句"吾生自信云舒卷",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轨迹的自信,他相信自己的人生如同云彩般自由而自在。
4. 第四句"客态谁论燕去来",诗人以燕子的离去和归来来暗示人生的离别和相聚,以及世人对此的评说,但他对于这些客观现象并不在意。
5. 第五句"夕露正看沾草棘",描绘了秋晚的景色,露水沾湿了沟中的草和荆棘。这里可能暗示了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
6. 第六句"晨霜已见落楸槐",描绘了早晨霜水覆盖了楸树和槐树,预示着秋天的深入。这里可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转变。
7. 最后两句"耄年闭户真无憾,葑火更阑熟芋魁"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老的心态和对平淡生活的满足。他闭门不出,不求外界的赞许,安心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平凡的生活。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陆游对于功名利禄的超越,对于时间流逝和人生转变的坦然态度,以及对于内心真实与平淡生活的追求。它传递出一种坚定而淡泊的人生哲学,鼓励人们保持初心,对待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保持平和与从容。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