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无死所

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有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ào ēn wú sǐ suǒ,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候虫何唧唧,岁晚声出壁,不惟嬾妇惊,感此白头客。
壮年事征戍,万里不得息,扬颿凌秋涛,策马赴山驿。
日照蛟鼍涎,雪印豺虎迹,谁知七尺躯,幸脱九死厄。
前年补畿郡,入对瞻玉色,报恩无死所,再拜衰泪滴。
即今故山归,愈叹老境逼。
不眠中夜起,仰视星历历。
中原何时定?铜驼卧荆棘。
灭胡恨无人,有复不易识。
()
岁晚声,不惟,嬾妇,白头,壮年,征戍,不得息,扬颿,策马,鼍涎,雪印,虎迹,九死,玉色,报恩,死所,再拜,泪滴

《秋夜有感》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夜有感

候虫何唧唧,
岁晚声出壁,
不惟嬾妇惊,
感此白头客。

壮年事征戍,
万里不得息,
扬颿凌秋涛,
策马赴山驿。

日照蛟鼍涎,
雪印豺虎迹,
谁知七尺躯,
幸脱九死厄。

前年补畿郡,
入对瞻玉色,
报恩无死所,
再拜衰泪滴。

即今故山归,
愈叹老境逼。
不眠中夜起,
仰视星历历。

中原何时定?
铜驼卧荆棘。
灭胡恨无人,
有复不易识。

诗词的中文译文:

黄昏时候的昆虫唧唧作响,
年岁将晚,声音从墙壁传出,
不仅惊动了懒散的妇人,
也使白发苍苍的客人感慨万分。

壮年时光在征戍中度过,
千里之遥无法获得休息,
驱马翻越秋天的波涛,
策马奔向山间的驿站。

阳光照耀着巨蟒和鳄鱼的口水,
雪地上印着豺狼和虎的脚印,
谁能知道这身七尺的身躯,
幸运地脱离了九死一生的险境。

前年我被任命补充畿郡官职,
进宫对着那位美丽的君王,
报答恩泽,再也无需死去,
再次跪拜时,衰老的泪水滴落。

如今我归来了,回到了故乡的山川,
更加感叹老境的压迫,
夜间无法入眠,起身仰望着星空,
星星历历可见,数不尽的辉煌。

中原何时才能够安定?
铜制的驼像躺在荆棘丛中。
消除对胡人的怨恨却无人理会,
有人确实存在,却难以识别他们的身份。

诗意和赏析:

《秋夜有感》是陆游在秋夜中的感慨之作。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思考与感叹。

诗的开篇,以候虫唧唧的声音和壁间的回响,营造出黄昏时分的寂静和凄凉氛围。这种凄凉感让作者不禁想到自己已经年老,感叹时间的流逝,白发苍苍的身躯与时光的残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接下来,作者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征戍经历,形容了辗转万里、无法休息的辛劳。扬颿凌秋涛,策马赴山驿,表达了他积极奋斗、不畏艰险的精神。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日照蛟鼍涎、雪印豺虎迹等景物,强调了战乱和荒凉的现实。然而,作者在这些险恶环境中幸运地脱离了死亡的威胁,展现了他的坚韧和生命的顽强。

接着,诗中描写了作者前年补充畿郡官职,进宫与君王相见,并感激君王的恩泽。再次跪拜时,作者流露出对衰老和生命短暂的感慨与不舍。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老境的压迫感和对未来的担忧。他在深夜中无法入眠,仰望星空,星星闪烁的景象使他感慨万千,思考中原何时能够安定,胡人何时能够消亡。铜驼卧荆棘象征着中原的动荡和不安,而胡人的存在则让人难以辨识真相和未来的走向。

《秋夜有感》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感慨与思考。诗中既有对岁月无情的感叹,也有对个人奋斗和生命顽强的赞美。同时,通过对战乱和政治现实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不安定的担忧。整首诗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现实的留恋,展现了他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