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散如扫

出自宋代陆游的《翌日早晴》,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ú yún sàn rú sǎo,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泽居傍海坝,暑雨困积潦。
四顾路俱绝,所至泥浩浩。
坐卧败屋中,兀若在孤岛。
得米无束薪,端忧令人老。
今朝复何朝,浮云散如扫
一蝉鸣高槐,两蝶点平草。
欣然受凉颸,便欲事幽讨。
呼童羁我驹,东走天台道。
()
俱绝,浩浩,孤岛,束薪

《翌日早晴》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清晨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泽居傍海坝,暑雨困积潦。
四顾路俱绝,所至泥浩浩。
坐卧败屋中,兀若在孤岛。
得米无束薪,端忧令人老。
今朝复何朝,浮云散如扫。
一蝉鸣高槐,两蝶点平草。
欣然受凉颸,便欲事幽讨。
呼童羁我驹,东走天台道。

这首诗的诗意是表达了作者在一个夏日的清晨,身处偏远的地方,被暑雨困扰,四周的道路都被泥浆所阻塞,感到孤独无助。他坐卧在破败的屋子里,感觉自己像是被困在孤岛上,生活困顿,没有稳定的收入,忧虑使人感到衰老。然而,当清晨的浮云散去时,一只蝉在高槐树上鸣叫,两只蝴蝶在平静的草地上飞舞,给作者带来了一丝欣慰和宁静。他感到凉风拂面,心生欢喜,渴望追求更深层次的事物。于是,他呼唤着仆人,骑着马向东走,前往天台道。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环境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痛苦和对自由、追求的渴望。尽管作者身处逆境,但他仍然能够从自然中找到一丝慰藉和希望,这展示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