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浮石楠花

出自宋代陆游的《龙门洞》,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uǐ fú shí nán huā,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
我来香积寺,清晨历龙门。
孤峰撑苍昊,大壑裂厚坤。
古穴吹腥风,峭壁挂爪痕。
水浮石楠花,崖络菖蒲根。
横策意未餍,褰裳探其源。
绝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
须臾苍云合,便恐白雨翻。
东走得平野,万里扶桑暾。
()
孤峰,大壑,爪痕,水浮,崖络,菖蒲

《龙门洞》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我来到香积寺,清晨穿越龙门。孤峰撑起苍天,大峡谷裂开厚重的大地。古老的洞穴吹来腥风,陡峭的岩壁上挂满了龙爪的痕迹。水面上漂浮着石楠花,峭壁上生长着菖蒲的根。我横跨着意境,却未能满足,掀起裙裾去寻找它的源头。这绝境是无法被命名的,我为自己的诗言辞而烦恼。转眼间苍云合拢,我担心白雨会倾泻而下。向东行走,平野延伸万里,直到扶桑国的辉煌。

这首诗词以描绘陆游在龙门洞的经历为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自我感受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诗中的香积寺和龙门洞是现实中的地点,它们象征着人们对于宗教信仰和自然奇观的追求。孤峰、大壑、古穴、峭壁等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同时也凸显了人类的渺小和无力。

诗中的水浮石楠花和崖络菖蒲根,以及作者褰裳探源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力和生命源泉的追求。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于意境的追求,但却感到无法满足,这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于人生意义的追寻。

最后,诗中的苍云合拢和白雨翻滚的描写,以及向东行走、万里扶桑暾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于未来的担忧和对于未知的探索。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和抒发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和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于未来的希冀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