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翅不禁疏雨湿

出自宋代陆游的《视陂至崇仁村落》,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àn chì bù jīn shū yǔ shī,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津亭徙倚客衣单,秋尽江南亦已寒。
雁翅不禁疏雨湿,枫林初染早霞丹。
少年已叹儒冠误,暮境更知行路难。
倦马归来踏残日,长吟聊得写忧端。
()
衣单,雁翅,少年,儒冠,行路难,倦马,归来,忧端

《视陂至崇仁村落》是陆游所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秋天的江南景色和诗人的心境。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津亭徙倚客衣单,
秋尽江南亦已寒。
雁翅不禁疏雨湿,
枫林初染早霞丹。
少年已叹儒冠误,
暮境更知行路难。
倦马归来踏残日,
长吟聊得写忧端。

诗意:
这首诗词以江南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陆游的情感和哲思。诗人在津亭旁倚着客衣,感叹着秋天的终结,意味着江南的寒冷也即将到来。雁翅无法阻挡疏雨的湿润,枫林初染上早霞的鲜艳。年少时的诗人已经感叹读书人的冠冕误入了歧途,而晚年的境遇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行路的艰难。疲倦的马匹归来,踏着残阳的余晖,诗人长吟不已,借此写出内心的忧伤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江南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疲惫和忧伤。

诗词的开头,津亭徙倚客衣单,展现了诗人的身世之感。津亭是一种供人休息的亭子,诗人倚在津亭旁边,衣衫单薄,显得孤独。接着描述了秋尽江南亦已寒,用江南的秋天来象征人生的终结和寒冷,暗示诗人对于人生的悲凉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雁翅不禁疏雨湿,枫林初染早霞丹,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衬诗人内心的情感。雁翅是指雁群的翅膀,暗示了秋天的降临,而雨湿则增添了忧伤的氛围。枫林染上早霞的丹色,美丽而又短暂,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变幻无常。

诗的下半部分,少年已叹儒冠误,暮境更知行路难,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经历和人生境遇的反思。少年时的诗人已经感叹读书人的冠冕误入了歧途,意味着诗人认识到读书之人并非都能通达真理和走上正确的道路。而晚年的境遇让诗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行路的艰难,暮境更能体会到人生道路的曲折和艰辛。

最后两句,倦马归来踏残日,长吟聊得写忧端,展现了诗人的心情。疲倦的马匹归来,踏着残阳的余晖,象征着诗人对于人生的归宿和结束的思考。诗人长吟不已,借此写出内心的忧伤之情,表达了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疑惑。

整首诗词以江南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疲惫和忧伤。诗人通过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于自身经历和人生境遇的反思。这首诗词深情而又忧伤,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内心世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