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长松桂

出自宋代陆游的《思故庐》,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rì yè cháng sōng gu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生一束书,不为屋庐计。
微官寄邮传,俯仰阅半世。
草堂白云边,日夜长松桂
柴门入幽梦,落日乱蝉嘒。
宦游有何好,海角愁瘴疠。
拂衣便可耳,勿使老春荠。
()
平生,庐计,俯仰,半世,草堂,柴门,幽梦,落日,宦游,海角,瘴疠,拂衣

《思故庐》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思故庐》
平生一束书,不为屋庐计。
微官寄邮传,俯仰阅半世。
草堂白云边,日夜长松桂。
柴门入幽梦,落日乱蝉嘒。
宦游有何好,海角愁瘴疠。
拂衣便可耳,勿使老春荠。

中文译文:
一生中的一束书,不计较住宅的大小。
微小的官职寄来信函,我俯仰间阅读了半个人生。
我住在靠近白云的草堂旁,日夜听着长松和桂树的声音。
推开柴门进入幽梦,夕阳下蝉鸣混乱。
宦游有何好处,海角之地充满忧伤和瘴疠。
拂去身上的尘埃即可安心,不要让茂盛的春荠使我苍老。

诗意和赏析:
《思故庐》通过描绘自己平凡的生活和内心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清静自然、远离纷扰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不以为然。诗人将生活的重心放在了阅读书籍上,对于居所的考虑并不重要,这体现了他对于知识和思想的追求。他以微小的官职来维持生计,同时通过邮件传递书信,体会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他居住在一个靠近自然的地方,与白云、长松和桂树为伴,感受着自然的声音和氛围。当他推开门进入幽梦之中时,夕阳下蝉鸣混乱,这景象映衬出他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他质问宦游的意义,认为远离纷扰的生活更加令人愉悦,而宦游则充满了忧伤和疾病。最后,他呼吁自己要摒弃尘世的琐事,不受外物干扰,保持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清静自然、追求知识和内心宁静的向往。通过对比官场生活和幽静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怀疑和对内心追求的强调。这首诗词展示了陆游对于人生追求和价值观的思考,同时也是对于官场生活的批判,体现了文人士人对于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