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菰有米亦可饱

出自宋代陆游的《夜闻姑恶》,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iū gū yǒu mǐ yì kě bǎo,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湖桥东西斜月明,高城漏鼓传三更。
钓船夜过掠沙际,蒲苇萧萧姑恶声。
湖桥南北烟雨昏,两岸人家早闭门。
不知姑恶何所恨,时时一声能断魂。
天地大矣汝至微,沧波本自无危机;秋菰有米亦可饱,哀哀如此将安归?
()

《夜闻姑恶》是宋代陆游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湖桥的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深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湖桥东西斜月明,
高城漏鼓传三更。
钓船夜过掠沙际,
蒲苇萧萧姑恶声。
湖桥南北烟雨昏,
两岸人家早闭门。
不知姑恶何所恨,
时时一声能断魂。
天地大矣汝至微,
沧波本自无危机;
秋菰有米亦可饱,
哀哀如此将安归?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湖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头描绘了斜挂的明月和高城中传来的三更鼓声,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神秘的夜晚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夜晚湖上钓船掠过沙际时蒲苇摩擦发出的萧萧声音,这种声音被称为“姑恶声”。这里的“姑恶”是指蒲苇,而“姑恶声”则象征着人生的痛苦和哀伤。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湖桥南北的景象,人家早已关门闭户,烟雨昏暗了视线。诗人不明白为何“姑恶”会有如此深的恨意,但每每听到一声“姑恶声”,就能让人心魂俱断。这里的“姑恶声”不仅仅是蒲苇的声音,更是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感受和思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他认为天地之间,人的存在微不足道,宇宙的变化和沧海的波澜与个体的微小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他提到秋菰有米也能饱食,但面对人生的苦难和哀伤,他感到迷茫和无助,不知道如何才能找到安宁和归宿。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抒发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苦难的感慨。诗中的湖桥、姑恶声等形象细腻而富有意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