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千绕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梁州令》,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pái huái qiān rào,诗句平仄:平平平仄。
红杏墙头树。
紫萼香心初吐。
新年花发旧时枝,徘徊千绕,独共东风语。
阳台一梦如云雨。
为问今何处。
离情别恨多少,条条结向垂杨缕。
此事难分付。
初心本谁先许。
窃香解佩两沈沈,知他而今,记得当初否。
谁教薄幸轻相误。
不信道、相思苦。
如今却恁空追悔,元来也会忆人去。
()
墙头,新年,徘徊,千绕,阳台,云雨

诗词:《梁州令》

红杏墙头树。
紫萼香心初吐。
新年花发旧时枝,
徘徊千绕,独共东风语。

阳台一梦如云雨。
为问今何处。
离情别恨多少,
条条结向垂杨缕。

此事难分付。
初心本谁先许。
窃香解佩两沈沈,
知他而今,记得当初否。

谁教薄幸轻相误。
不信道、相思苦。
如今却恁空追悔,
元来也会忆人去。

中文译文:
红杏树在墙头繁盛。
紫色花蕾散发初开的香气。
新的一年,花朵开放在旧时的枝干上,
徘徊曲折,只与东风私语。

阳台上一场梦境如同云雨。
问今天身在何处?
离别的情感和恨意有多少,
每一条都与垂柳的枝杈结成缕。

这件事情难以分付。
最初的心愿是由谁首先许下的?
偷偷解下佩带,两者都沉默无言,
知道他如今的情况,还记得最初吗?

是谁教训了我那薄幸的心,轻易地误会了他人?
不相信,相思之苦。
如今却空空地懊悔,
原来也会回忆起离别的人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表现了离别和思念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如红杏树、紫萼花、东风等,通过这些景物的变化和意象的呼应,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回忆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篇以红杏树和紫萼花作为背景,展现了新旧交替、岁月更迭的意象。东风是春天的象征,与花朵共同述说着徘徊不定的情感。阳台上的梦境象征着过去的美好回忆,但同时也带着离别的痛苦。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离情别恨,垂柳枝杈象征着离别的纠缠和无尽的思念。作者感慨万分,认为这些情感和命运的安排是无法分付的,初心最初的承诺已不可考,只能默默地解下佩带,沉默地回忆过去。

诗的最后部分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薄幸心态的反思,怀疑是谁教导了自己错误地误会他人的真实情感。诗以“不相信,相思之苦”为句止,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的追悔和对离别的思念。

整首诗词以婉约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思念的复杂情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诗中呈现出一种深情的离愁别绪,使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悲怀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首诗词展现了欧阳修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人生离别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深远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