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无蚱蜢与蜻蜓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ǐ wú zhà měng yǔ qīng tíng,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岭花袍紫不知名,涧草茸青取次生。
便是常州草虫本,只无蚱蜢与蜻蜓
()
不知,取次,便是,草虫,蚱蜢,蜻蜓

这首诗词是杨万里的《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岭花袍紫不知名,
涧草茸青取次生。
便是常州草虫本,
只无蚱蜢与蜻蜓。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寒食节前一天经过牛首山时的景象。诗中描述了山上的花朵和草地的景色。岭上的花朵颜色鲜艳,但却不知道它们的名字。涧中的草地茂盛而翠绿,生长得很快。作者提到这些景物都是常州地区的本土特色,但却没有蚱蜢和蜻蜓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牛首山的所见所感。通过描写花朵和草地的颜色和生长状态,诗中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作者以常州地区的特色景物为背景,展示了自然界的平凡之美。诗中的寒食节前一天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感觉。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展示了杨万里独特的写作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