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领儿童拾落金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木犀初发呈张功父又和六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ì lǐng ér tóng shí luò jī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老子江西有故林,万松围里桂花深。
忆曾风露飘寒粟,自领儿童拾落金
割蜜旋将揉作饼,捣香须记不经砧。
一枝未觉秋光减,灯影相看万簌沉。
()

《木犀初发呈张功父又和六首》是宋代杨万里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西故林中的回忆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老子江西有故林,
In the old days, I had a familiar forest in Jiangxi,
万松围里桂花深。
Where the fragrance of osmanthus trees surrounded the dense pine forest.
忆曾风露飘寒粟,
I recall the days when the wind and dew carried the cold millet,
自领儿童拾落金。
And I, as a child, would gather the fallen golden grains.
割蜜旋将揉作饼,
I would cut honey and knead it into cakes,
捣香须记不经砧。
Pounding fragrances, but I must remember not to use the unyielding pestle.
一枝未觉秋光减,
A branch remains unaware of the diminishing autumn light,
灯影相看万簌沉。
As the shadows of the lamp watch the countless falling leaves.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诗中的故林是作者童年时代的记忆之地,万松围里的桂花香气扑鼻,让人陶醉其中。作者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在这里感受到的自然风露,以及与儿童时代的伙伴一起捡拾金黄的谷粒的情景。诗中还描绘了作者割蜜、捣香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纯真时光的向往。最后两句表达了一枝桂花仍未察觉秋天的减退,而灯下的影子却见证了无数落叶的沉寂,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和纯真岁月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故林、桂花和童年记忆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温馨、怀旧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