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环儿白雪胸

出自宋代苏轼的《南乡子(沈强辅雯上出犀丽玉作胡琴,送元素还朝,同子野各赋一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ǎng zài huán ér bái xuě xiō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裙带石榴红。
却水殷勤解赠侬。
应许逐鸡鸡莫怕,相逢。
一点灵犀必暗通。
何处遇良工。
琢刻天真半欲空。
愿作龙香双凤拨,轻拢。
长在环儿白雪胸
()
裙带,石榴红,殷勤,应许,相逢,天真,白雪

这首诗词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南乡子》。下面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裙带石榴红。
却水殷勤解赠侬。
应许逐鸡鸡莫怕,相逢。
一点灵犀必暗通。
何处遇良工。
琢刻天真半欲空。
愿作龙香双凤拨,轻拢。
长在环儿白雪胸。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人称为"南乡子"的人物,他送给元素(一位人名)一把胡琴,并与另一位名为子野的人相约各自赋诗。诗中,南乡子以石榴红的裙带来比喻胡琴的美丽。他称赞胡琴的音色如水一样悠扬动人,并表示愿意与子野相聚,以心灵相通的方式互相了解。他追求良工的境地,希望能够雕琢出更加纯粹的音乐,但心中却有一种空虚的感觉。最后,他希望能够成为龙和凤凰,共同奏响美妙的音乐,长久地存在于环儿(指胸口)如白雪一般清白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词以婉约派的风格,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南乡子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和对完美艺术的渴望。首先,他用石榴红的裙带来比喻胡琴,展现了胡琴的美丽和动人之处。接着,他以一种殷勤的方式将胡琴送给元素,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赠予和对元素的欢迎之情。他希望与子野相逢,以灵犀一般的默契来交流和理解彼此的音乐心境。

诗词中的"遇良工"一句表明南乡子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和对技艺的崇高要求。他希望能够雕琢出更加纯熟和精湛的音乐作品,但却感受到内心的一种空虚,暗示着他对完美的追求似乎无法实现。最后,他以龙和凤凰来比喻自己和他人,希望能够共同创造出美好的音乐,长久地存在于纯洁无瑕的内心世界中。

整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含蓄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对完美的追求。它展现了诗人渴望创造出纯净、动人的音乐作品的内心世界,并通过音乐来寻求心灵的交流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