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竹笋硬如石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晨炊杜迁市煮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īn líng zhú sǔn yìng rú shí,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金陵竹笋硬如石,石犹有髓笋不及。
杜迁市里笋如酥,笋味清绝酥不如。
带雨斫来和箨煮,中含柘浆杂甘露。
可齑可脍最可羹,绕齿蔌蔌冰雪声。
不须咒笋莫成竹,顿顿食笋莫食肉。
()
竹笋,不及,清绝,不如,甘露,冰雪,不须

《晨炊杜迁市煮笋》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陵竹笋硬如石,
石犹有髓笋不及。
杜迁市里笋如酥,
笋味清绝酥不如。
带雨斫来和箨煮,
中含柘浆杂甘露。
可齑可脍最可羹,
绕齿蔌蔌冰雪声。
不须咒笋莫成竹,
顿顿食笋莫食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晨炊时煮竹笋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比金陵竹笋和杜迁市里的竹笋,表达了金陵竹笋的硬度和杜迁市里竹笋的酥软口感的差异。作者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竹笋的独特美味和清新口感,将其与酥食相比较,表达了竹笋的独特魅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竹笋的特点和美味。通过对比金陵竹笋和杜迁市里的竹笋,作者展示了竹笋的不同口感和品质。金陵竹笋被形容为硬如石,而杜迁市里的竹笋则酥软可口。诗中还描绘了煮竹笋的过程,雨水洗净的竹笋被切割成箨片,煮熟后,其中含有柘浆的甘露,令人垂涎欲滴。诗人将竹笋与齑、脍、羹等美食相提并论,强调了竹笋的独特美味。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竹笋的珍惜之情,不希望竹笋变成竹子,也不愿意每顿饭都只吃竹笋而不吃肉,体现了作者对竹笋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竹笋的美味和独特魅力,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竹笋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物质生活的珍惜和对自然食材的推崇,传达了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