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坑分外荒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至日宿蓝坑小民居,竹柱荻壁,壁皆不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án kēng fèn wài huā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一路都岑寂,蓝坑分外荒
屋疏茅送月,壁密荻分霜。
病趾催趺坐,残更妒晓光。
暖寒无上策,来早借朝阳。
()
岑寂,壁密,病趾,上策

《至日宿蓝坑小民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蓝坑小民居过夜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路都岑寂,蓝坑分外荒。
屋疏茅送月,壁密荻分霜。
病趾催趺坐,残更妒晓光。
暖寒无上策,来早借朝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偏僻的蓝坑小民居。诗人在这个荒凉的地方过夜,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寂静和孤独。屋子稀疏的茅草墙壁透出月光,而墙壁上密密麻麻的荻叶则被霜水覆盖。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凄凉和冷寂的感觉。

诗中还描写了诗人身体的不适,他的病趾催促着他坐下来。在深夜里,他羡慕黎明的光明。诗人感叹自己无法摆脱寒冷和孤独,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种情况。然而,他仍然期待着早晨的阳光,希望能够借来一些温暖。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寂寞和渴望温暖的感受。诗人在荒凉的环境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希望的追求。整首诗给人一种深沉而凄凉的情感,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