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锥便得傲蓑衣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晚春行田南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áo zhuī biàn dé ào suō yī,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西畴前日尘作雾,南村今日波生路。
云子从来疏广文,冲雨学稼当辞勤。
农言秧好殊胜麦,其如绿针未堪吃。
吾生十指不拈泥,毛锥便得傲蓑衣
只愿边头长无事,扡耒耕云且吾志。
不愁官马送还官,借牛骑归不用鞍。
()
云子,吾生,蓑衣,只愿,无事,吾志,不愁,送还,不用

《晚春行田南原》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晚春时节,我行走在南原的田野上。前几天的尘土如今变成了雾气,而今天南村的波浪在路上涌动。云子(指云朵)一直以来都是稀疏而广阔的文学,而现在冲洗的雨水使得农作物更加需要勤劳的辞去。农人说秧苗比麦子好,但是像绿色的针一样的秧苗还不适合食用。我生来就不喜欢弄泥土,但是用毛锥(指农具)却能得到高傲的蓑衣(指农人的衣物)。我只希望边境上没有战事,我可以继续耕种云彩,实现我的志向。我不担心官府会把官马送还给我,因为我借了牛骑回家,不需要鞍子。

这首诗词以农田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田野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农民劳动的敬意。诗中的意象和对比,如尘土变成雾气、秧苗与麦子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农田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感悟。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府束缚的不满和对自主劳动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杨万里独特的写作风格。他以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农田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官府的不满。这首诗词在宋代诗词中独树一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