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桄榔树

出自宋代朱敦儒的《卜算子》,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ǎi chǐ guāng láng sh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山晓鹧鸪啼,云暗泷州路。
榕叶阴浓荔子青,百尺桄榔树
尽日不逢人,猛地风吹雨。
惨黯蛮溪鬼峒寒,隐隐闻铜鼓。
()
鹧鸪,不逢,风吹雨,惨黯

《卜算子》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脚下,黎明时分鹧鸪鸣叫,
云彩密布遮蔽了泷州的道路。
榕树的叶子浓密,荔枝青翠欲滴,
有一棵高达百尺的桄榔树。
整天都不见到人,
突然一阵狂风吹起雨来。
沮丧而昏暗的蛮溪鬼峒感到寒冷,
隐约能听见铜鼓的声音。

诗意:
《卜算子》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凄凉的山野景象。清晨时分,山间传来鹧鸪的鸣叫声,但浓密的云层将泷州的道路遮掩。诗中描绘了一片幽暗的景色,榕树的叶子浓密繁茂,荔枝树青翠欲滴,更引人注目的是一棵高大的桄榔树。整天下来,没有遇到过一个人,突然间,一阵狂风带来了雨水,给这片荒凉之地带来更多的忧伤和寒冷。蛮溪鬼峒悲凉而昏暗,隐约能听到铜鼓的声音,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凄美的氛围。

赏析:
《卜算子》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凄美的山野景象,展示出朱敦儒独特的感慨和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通过描绘鹧鸪鸣叫、云雾弥漫、榕树和荔枝的青翠等,创造出一种凄凉而寂寥的氛围。作者通过表达大自然的荒凉和人迹罕至的寂静,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对比,强调了人类的孤独感。同时,诗中出现的蛮溪鬼峒和铜鼓的描写,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进一步加深了诗词的意境。

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幽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忧伤。这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情感来表达人类内心世界的手法,体现了宋代诗词的典型特点。《卜算子》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画面,引发人们对生命与孤独、自然与人类之间关系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朱敦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