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哉一阴生

出自宋代张耒的《夏日杂感四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ēi zāi yī yīn shē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我前十日至,柳叶不蔽日。
我后十日来,芳条如绀室。
枝间有好鸟,鸣和若琴瑟。
渠渠哺其雏,啄我园中实。
梢梢笋成竹,濯濯草过尺。
心惊岁已半,念此日月疾。
朝来数叶堕,盛夏有萎色。
悲哉一阴生,长养从此极。
()
柳叶,蔽日,琴瑟,渠渠

《夏日杂感四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夏日杂感四首

我前十日至,柳叶不蔽日。
我后十日来,芳条如绀室。
枝间有好鸟,鸣和若琴瑟。
渠渠哺其雏,啄我园中实。
梢梢笋成竹,濯濯草过尺。
心惊岁已半,念此日月疾。
朝来数叶堕,盛夏有萎色。
悲哉一阴生,长养从此极。

译文:
我在十天前到达,柳树叶子无法遮挡阳光。
我在十天后来到,芳香的枝条像蓝色的房间。
树枝间有美丽的鸟儿,鸣叫声如同琴瑟。
它们在枝间喂养雏鸟,啄食我园中的果实。
嫩嫩的竹笋长成竹子,茂密的草丛高过尺寸。
心中惊叹岁月已过半,思念这逝去的日月之快。
早晨来了几片叶子飘落,盛夏中出现凋谢的色彩。
悲哉,一片阴影生长,长久的养育从此极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夏日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作者在不同时间到达同一个地方,通过柳树叶子的变化来暗示时间的流逝。柳叶不蔽日表示初到时阳光透过稀疏的柳叶,而后来时芳香的枝条如同蓝色的房间,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树枝间的鸟儿,它们的鸣叫声如同琴瑟的音乐,展现了夏日生机勃勃的景象。鸟儿在枝间喂养雏鸟,啄食果实,表现了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界的和谐。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忧虑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笋长成竹,草丛茂密,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成长。作者感叹时间过得太快,已经是年中,思念逝去的日月之快。

最后两句表达了夏日的凋谢和阴影的生长,暗示了生命的有限和不可逆转的变化。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感到悲伤,同时也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敏感和对自然界的关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