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尔拥肿材

出自宋代张耒的《大榆》,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ē ěr yōng zhǒng cái,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
高榆百余年,其大数十围。
修柯遏云日,老枿干虹霓。
嗟尔拥肿材,大匠已见遗。
何人失翦伐,养此顽钝姿。
夏叶穴虫蚁,繁柯蔽凉飔。
寒凭烈风怒,号白陵冬曦。
鸾凤不女巢,所藏鸦与鸱。
吾宁爱弹射,念尔不适宜。
蟠据起墙屋,斧斤谅难施。
去恶不慎微,既成安可追。
()
虹霓,拥肿,大匠,见遗,失翦伐,顽钝姿

《大榆》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描绘了一棵高大的榆树,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思考。

诗中描述了这棵榆树已经生长了百余年,它的树干粗大,围绕着它的树围数十圈。修剪的树枝遮挡了阳光,使得树下变得阴暗。榆树已经老去,树干上出现了虹霓的斑纹。诗人感叹这棵榆树曾经是一位杰出的木匠的杰作,但现在却被人们遗忘了。他在诗中质问,是谁失去了修剪和砍伐这棵榆树的技艺,让它变得愚钝而不堪。

诗中还描绘了夏天的叶子上有虫子和蚂蚁,茂密的树枝遮挡了凉风的吹拂。当寒风呼啸时,榆树仍然屹立不倒,犹如白陵山上的冬日阳光。然而,鸾凤不再在这棵树上筑巢,只有乌鸦和猫头鹰栖息其中。诗人表示他宁愿弹射这些鸟类,因为它们不适合栖息在这棵榆树上。

最后,诗人提到这棵榆树已经长得很大,根基牢固,斧斤难以砍伐。他认为去除邪恶并不容易,一旦形成,就很难追溯和改变。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棵榆树的形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它呈现了作者对过去辉煌的木匠技艺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界和人类行为的思考。整首诗以榆树为象征,通过对榆树的描写和比喻,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触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