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傅里闾询故老

出自宋代张耒的《登海州城楼》,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ū fù lǐ lǘ xún gù lǎo,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城外沧溟日夜流,城南山直对城楼,溪田雨足禾先熟,海树风高叶易秋。
疏傅里闾询故老,秦皇车甲想东游。
客心不待伤千里,槛外风烟尽是愁。
()
城楼,秦皇,客心,尽是

《登海州城楼》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城外的大海波涛日夜不停地涌流,
城南的山峰直接对着城楼。
溪流和田地在雨水的滋润下丰收成熟,
海边的树木在高风吹拂下叶子容易秋凋。
疏散的官员和老百姓询问旧友的消息,
想象着秦皇帝驾着战车游历东方。
客人的心不再忍受千里之行的痛苦,
站在城楼上,看着外面的风雨,无尽的忧愁。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海州城楼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诗中描绘了城外的大海波涛不息、城南的山峰直对城楼,营造出壮丽的自然景观。然而,与此同时,诗中也透露出生活中的不如意和忧愁。疏散的官员和老百姓询问旧友的消息,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对安定生活的向往。而提到秦皇帝东游的想象,则表达了对辉煌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失望。

赏析:
《登海州城楼》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意象的对比,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感受。诗中以城外的大海和城南的山峰作为背景,烘托出辽阔壮丽的自然景色,给人以豪迈之感。然而,这些景色与城楼上的观望者相比,显得更加壮丽和辽阔,更加无法触及,也更加令人感到遥远和无奈。

诗中还隐含了一种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疏散的官员和老百姓询问旧友消息,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不稳定和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渴望。而作者对秦皇帝东游的想象,则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当下现实的失望和对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给人以思索和深思的余地。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历史意象和社会细节,以及情感的抒发,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既壮丽又忧愁的境地,引发了人们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