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芽依客土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án yá yī kè tǔ,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棐几坐清昼,博山凝妙香。
兰芽依客土,柳色过邻墙。
巷僻过从少,官闲气味长。
江南一枕梦,高卧听鸣桹。
()
凝妙,柳色,气味

诗词:《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

棐几坐清昼,博山凝妙香。
兰芽依客土,柳色过邻墙。
巷僻过从少,官闲气味长。
江南一枕梦,高卧听鸣桹。

中文译文:
我在书斋中静坐,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下来。
书架上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宛如博山芳草的香味。
兰芽依附在墙上,它们似乎是特地为我而生。
邻居家柳树的绿色影子掠过了墙头。
这个巷子很僻静,很少有人经过。
我是一位闲散官员,闲暇的氛围常常环绕着我。
我在江南的这个地方入眠,做了一个美梦。
我高卧在床上,醒来时听到了鸣桹的声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黄庭坚所作,表达了他在书斋中平静的时刻和享受闲暇生活的心情。诗中展示了一幅宁静的画面,通过描绘斋房的清晨,香气四溢的书斋,以及周围的景物,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的开头描述了黄庭坚坐在书斋里的情景,使用了“棐几”表示书桌,寓意简朴。清昼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耀下来,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着,黄庭坚提到书架上的香气,比喻书斋像博山一样散发出迷人的气息,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墙上的兰芽和邻居家柳树的景色。兰芽依附在墙上,象征着黄庭坚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而邻居家柳树的倒影则为整个场景增添了生机和静谧之感。

第四句描述了所在巷子的幽静,很少有人经过。这里用对比的手法凸显了黄庭坚的清静之境。

接下来的两句说明了黄庭坚的官职闲暇,他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官闲气味长,表达出他官职低微却享受着宁静和自由的心态。

最后两句描述了黄庭坚在江南的一个梦境。他高卧在床上,听到了鸣桹的声音。鸣桹是一种清脆悦耳的声音,传统上常与乐器、音乐相联系。这里用来象征黄庭坚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事物的感知。

整首诗以清静、宁逸的意境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书斋中的宁静时刻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诗人通过对巷子的描写和自身闲散官员的身份,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以恬静、闲适的氛围为主题,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美好的赞美,同时也传递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