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与猕猴观古镜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观世音赞六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īn yǔ mí hóu guān gǔ jì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自心海岸孤绝处,戒定慧香补陀伽。
观身实相净圣果,自度众生大悲愿。
一一浮沤镜本空,八万四千垂手处。
梦时捉得水中月,亲与猕猴观古镜
()
海岸,绝处,观身,实相,圣果,自度,众生,沤镜,猕猴,古镜

《观世音赞六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心海岸孤绝处,
戒定慧香补陀伽。
观身实相净圣果,
自度众生大悲愿。

译文:
从我内心的孤独之地,
通过持戒、定心和智慧的香火,
观察自身的真实形象,达到纯净的圣果,
并怀抱自度众生的大悲愿望。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黄庭坚对观世音菩萨的崇敬和赞美。诗人将自己比喻为心海岸上的一个孤独存在,通过修持戒定慧的修行,向观世音菩萨献上香火,希望能够观照自己真实的本性,达到纯净的境地,同时怀抱着慈悲心愿,希望能够拯救众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黄庭坚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观世音菩萨的敬仰。诗中使用了佛教修行的相关词汇,如戒定慧,表明诗人希望通过修行实现心灵的净化和觉悟。诗人将自己的修行与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愿望相结合,表达了对众生的关怀和拯救的愿望。

诗词通过使用意象和象征手法,将观世音菩萨的形象与自己内心的修行经历相联系。比如诗中提到的“自度众生大悲愿”表达了诗人希望观世音菩萨能够拯救众生的愿望,而“梦时捉得水中月,亲与猕猴观古镜”则以梦境中的形象来描绘诗人与观世音菩萨的亲近和对佛法的领悟。

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佛教修行和观世音菩萨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这首诗词在宋代佛教文化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也体现了黄庭坚才华横溢的诗歌创作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