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口终自愧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丙辰仍宿清泉寺》,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éng kǒu zhōng zì kuì,诗句平仄:平仄平仄仄。
山农居负山,呼集来苦迟。
既来授政役,谣诼谓余欺。
按省其家赀,可忍鞭抶之。
恩言谕公家,疑阻久乃随。
滕口终自愧,吾敢乏王师。
官宁惮淹留,职在拊惸嫠。
所将部曲多,溷汝父老为。
西山失半壁,且复下囊辎。
啼鸦散篇帙,休吏税巾衣。
石泉鼓坎坎,竹风吹参差。
书冷行熠燿,壁虫催杼机。
昏釭夜未央,高枕梦登巘。
()
山农,呼集,政役,谣诼,忍鞭抶

《丙辰仍宿清泉寺》是黄庭坚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泉寺是一个位于山农居附近的寺庙。诗的开头描述了黄庭坚作为山农居的住持,号召村民们前来参与寺庙的工作,但他们的到来却迟迟不见。黄庭坚授予他们政治和劳动任务后,却遭到了人们的诽谤和指责。

接下来,黄庭坚描述了自己的困境。他省吃俭用,以满足公家的需求,甚至忍受了鞭打。他希望得到朝廷的恩赐和支持,但长时间的等待使他起了疑心。他深感自己不能满足皇帝的要求,因此自愧不如。然而,他并不敢放弃对王师(皇帝)的效忠。

黄庭坚还表达了他作为官员的困境和责任。官职使他不敢拖延,他的职责是安抚那些哀伤和孤苦的寡妇。他带领的部曲人数众多,却只能为村民们提供微薄的帮助。西山的一部分城墙已经倒塌,他必须重新筹集资金修复。他感叹现在的情况,无法继续支付给官吏和村民的薪水。

诗的结尾描绘了黄庭坚在寺庙中的夜晚。他听到石泉发出悦耳的声音,竹子被风吹拂发出参差不齐的声音。他看到书籍冷落,而虫子则在催促他织布。夜晚的灯光还未熄灭,他在高枕上产生了梦境。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黄庭坚的境遇和思考,表达了他作为山农居住持和官员的困境以及他对皇帝和国家的忠诚。他面临着村民的抱怨和贫困的现实,却尽力履行自己的职责。他的困境和矛盾在诗中得到了真实的表达,展示了他作为一个为民众付出的官员的内心挣扎和无奈。整首诗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了黄庭坚清泉寺的景象和他内心的思绪,展现了他深情厚意的诗人形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