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僧伽梨蒙之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大沩喆禅师真赞》,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yǐ sēng jiā lí méng zhī,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平。
即邪是正,即药是病。
乞水指井,乞饭与甑。
杀人如麻,出邪命定。
而得正命,尸罗清净。
而八万四千清净,是谓毗卢遮那正法眼藏。
以平等印封之,以僧伽梨蒙之
无心者来,弹指门开。
圣凡不尽,金锁生苔。
丹青回互,南北呈露。
影落千江,谁知月处。
()
乞水,乞饭,命定,清净

《大沩喆禅师真赞》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禅宗的思想为基础,通过对正邪、药病、命运和清净等概念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禅宗教义的领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即邪是正,即药是病。
乞水指井,乞饭与甑。
杀人如麻,出邪命定。
而得正命,尸罗清净。
而八万四千清净,
是谓毗卢遮那正法眼藏。
以平等印封之,以僧伽梨蒙之。
无心者来,弹指门开。
圣凡不尽,金锁生苔。
丹青回互,南北呈露。
影落千江,谁知月处。

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这首诗词以禅宗教义为主题,运用禅宗的概念和象征来探讨人生和宇宙的真相。诗词开篇即表达了正邪、药病的对立关系,暗示了人生中善恶、痛苦的并存。接着通过乞水、乞饭等行为,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的渴求和依赖。

诗词中的"杀人如麻,出邪命定"表明邪恶行为必定会有相应的报应,而获得正命的人将得到清净和解脱。"八万四千清净"指的是禅宗中的"八万四千法门",意味着无尽的清净法门。

"毗卢遮那正法眼藏"是佛教中的概念,表示通过禅定和觉悟可以开启内心的智慧之眼,洞悉真相。诗词中提到以平等印封、以僧伽梨蒙之,意味着这种智慧是平等和普遍的,适用于所有人。

"无心者来,弹指门开"表达了修行者在无欲无心的状态下可以获得觉悟和开悟的境界。"圣凡不尽"暗示着圣人和凡人的境界都无法穷尽,而金锁生苔的描写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万物的变迁。

最后几句诗词通过丹青回互、南北呈露、影落千江、谁知月处等意象,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以表达人们对宇宙的探寻和对生命奥秘的追求。

总的来说,黄庭坚的《大沩喆禅师真赞》通过禅宗的思想,以对正邪、药病的对立、命运的探讨,展示了人生和宇宙的无常和变化。诗词以象征和意象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智慧、清净和解脱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对自然界和生命的敬畏和探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