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雪樽罍属二天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次韵答马中玉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uì xuě zūn léi shǔ èr tiā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仁气已蒸全楚尽,同云欲合暮江前。
争春梅柳无三月,对雪樽罍属二天
()
蒸全楚

《次韵答马中玉三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仁气已蒸全楚尽,
同云欲合暮江前。
争春梅柳无三月,
对雪樽罍属二天。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黄庭坚对马中玉的回答。诗人用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季节的暗示,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词中融入了黄庭坚一贯的深情和独特的意境。

赏析:
1. 第一句“仁气已蒸全楚尽”,描绘了温暖的人情已经蒸发殆尽,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抒发了对人情冷淡的感慨。
2. 第二句“同云欲合暮江前”,运用云彩的意象,暗示了友谊的短暂和流动。云彩随风飘散,暮色渐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消逝。
3. 第三句“争春梅柳无三月”,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无限的遗憾。梅花和柳树是春天的象征,但作者悲叹春天的短暂,无法享受到完整的三个月。
4. 第四句“对雪樽罍属二天”,以雪和酒作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贵和稀有之情。雪象征纯洁和无暇,酒象征友谊和快乐。诗人将两者并列,表达了对友谊的高度赞美和珍视。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黄庭坚对友谊的深情思索和珍视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运用意象的手法,诗人将内心的感受与外在的景物相结合,展示了对友情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整首诗词既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又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是一首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诗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