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川且意行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平阴张澄居士隐处三诗之亨泉》,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éng chuān qiě yì xí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水德通万物,发源会时亨。
伏坎非心愿,成川且意行
栖迟林丘下,欲渥无尘缨。
杖藜逢载酒,一瓢酌余清。
()
万物,发源,伏坎,心愿,成川,意行,杖藜

诗词:《平阴张澄居士隐处三诗之亨泉》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中文译文:
水德通万物,
发源会时亨。
伏坎非心愿,
成川且意行。
栖迟林丘下,
欲渥无尘缨。
杖藜逢载酒,
一瓢酌余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题为《平阴张澄居士隐处三诗之亨泉》。

诗中描述了一股泉水的景象,并表达了泉水的特性和含义。黄庭坚通过泉水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人说水德通万物,意味着水具有广泛的作用和影响力,能够滋润万物,使万物生长茂盛。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水的珍视和敬畏之情。

接着,诗人谈到水的发源,表示水源的汇聚是亨通的象征。这里的亨通可以理解为顺利和繁荣,意味着一切顺利发展、万事如意。

然后,诗人提到了伏坎非心愿,成川且意行。伏坎是六十四卦中的一个卦象,代表困难和阻碍。诗人暗示自己的心愿受到了困扰和阻碍,但他依然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意愿,努力实现目标。

在第四句中,诗人将自己比作栖息在林丘下的鸟,渴望得到水的滋润,但又希望自己的心境纯净无尘。这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和清净的追求。

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偶然遇到的情景,他拄着拐杖,背着藜杖,遇到了携酒而行的人。诗人与他们分享了一瓢酒,这瓢酒饮尽之后,心境更加清澈。这里的酒象征着快乐和满足,诗人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获得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描绘水的属性和情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佩和对内心追求的表达。诗中融入了对困难的坚持和对纯净心境的向往,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诗人找到了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悟和情感,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诗歌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