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林里自观身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同韵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忆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ā jiāo lín lǐ zì guān shē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万水千山厌问津,芭蕉林里自观身
邻田鸡黍留熊也,风雨关河走阿秦。
鸿雁池边照双影,脊令原上忆三人。
年年献寿须欢喜,白发黄花映角巾。
()
问津,观身,田鸡,风雨,鸿雁,双影,三人,献寿,欢喜,白发,黄花

《同韵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忆二首》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水千山厌问津,
芭蕉林里自观身。
邻田鸡黍留熊也,
风雨关河走阿秦。
鸿雁池边照双影,
脊令原上忆三人。
年年献寿须欢喜,
白发黄花映角巾。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黄庭坚对友人元明的思念之情。诗人在万水千山之中,对功名利禄已经感到厌倦,于是选择隐居在芭蕉林中,独自反省身世。在邻田中,鸡叫和黍稷的香味留住了一只熊,喻指身世低微的诗人仍能在平凡之中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格。风雨关河是指世事变幻莫测的际遇,而阿秦则是指古代羌族地区,表达了诗人在世俗纷扰中的行走和选择。鸿雁在池边照映双重影子,脊令原上则是指回忆起作者与友人元明、还有第三个人的往事。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年年献寿,须欢喜庆祝,白发黄花则是诗人自我形容,映照着他身上的角巾。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黄庭坚的内心世界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山水、风雨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厌倦和对自我独立性格的坚持。他选择隐居在芭蕉林中,与世隔绝,默默观察自身。邻田中的鸡黍和留住的熊象征着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有自己的价值和独特之处。诗人在风雨关河中行走,寄托了对命运的思考和选择。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庆祝,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年老之后的自我接纳和领悟。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升华,表达了对友情、自我价值和生活的独立态度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