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坎坎鸣山隅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百子坑赛龙》,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ǔ shēng kǎn kǎn míng shān yú,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嗟龙之智谁可拘,出入变化何须臾。
坛平树古潭水黑,沉沉影响疑有无。
四山云雾忽昼合,瞥起直上拏空虚。
龟鱼带去半空落,雷輷电走先後驱。
倾崖倒涧聊一戏,顷刻万物皆涵濡。
青天却扫万里静,但见绿野如云敷。
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
野巫醉饱庙门阖,狼藉乌鸟争残余。
()
出入,变化,须臾,影响,有无,云雾,昼合,空虚

《百子坑赛龙》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嗟龙之智谁可拘,
出入变化何须臾。
坛平树古潭水黑,
沉沉影响疑有无。

四山云雾忽昼合,
瞥起直上拏空虚。
龟鱼带去半空落,
雷輷电走先後驱。

倾崖倒涧聊一戏,
顷刻万物皆涵濡。
青天却扫万里静,
但见绿野如云敷。

明朝老农拜潭侧,
鼓声坎坎鸣山隅。
野巫醉饱庙门阖,
狼藉乌鸟争残余。

译文:
嗟叹龙的智慧谁能束缚,
它的出入变化迅速无常。
坛子平整,古潭的水黑沉沉,
深深的影响让人疑虑有无。

四周的山峦云雾忽然合拢,
一瞬间直冲上空,抓住虚无。
龟和鱼带着它们的身影半空坠落,
雷声隆隆,电光先后驱动。

倾斜的崖壁,倒流的涧水,只是一场游戏,
短暂的时间里,万物都被润泽。
青天扫过万里,宁静无声,
只看到绿野如云般展开。

明天,老农人会在潭边顶礼膜拜,
鼓声咚咚地响彻山隅。
野巫醉饱,庙门关闭,
狼藉中,乌鸟争夺残羹剩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百子坑赛龙的场景为主题,通过对龙的形象和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瞬息万变的思考。

诗中的龙象征着智慧和力量,作者嗟叹龙的智慧无法被束缚,它的出入变化迅速无常,展现了龙的神秘和超凡的特性。

诗中描绘的百子坑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坛子平整,古潭的水黑沉沉,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四周的山峦云雾忽然合拢,瞬间直冲上空,抓住虚无,展现了景物的变幻莫测和神秘不可捉摸的特点。

诗中还描绘了倾斜的崖壁和倒流的涧水,以及青天扫过万里的景象,表达了自然界的壮丽和宁静。明天,老农人会在潭边顶礼膜拜,鼓声咚咚地响彻山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诗中描绘了野巫醉饱,庙门关闭,狼藉中,乌鸟争夺残羹剩饭的景象,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残酷,以及人与自然的冲突。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命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和多变,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朗读
()